国企拿下非洲铁矿“大肥肉”,“消化”得了吗?

2016-11-14 | | 2885浏览

铁矿石定价权之争

11月4日,全球三大铁矿巨头之一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Rio Tinto Group)宣布,已将号称“全球最大未开发铁矿”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Simandou)本方所占股份,折价出售给中铝矿业国际公司(Chinalco),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和纷纷议论。

西芒杜铁矿曾号称“21世纪最伟大的铁矿发现”,被认为“可能改变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和国际市场游戏规则”,曾是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大铁矿巨头中素以善布“闲棋冷子”著称的力拓早早在此处下手,本世纪初已获得几内亚政府授权,独家勘探西芒杜地区的铁矿资源,2008年公布了首份西芒杜铁矿勘探报告。根据这份勘探报告的数据,当时已探明和可推断铁矿石储量为22.5亿吨,总储量可能达50亿吨,已探明矿石品位为含铁66-67%,力拓计划首期实现7000万吨产能。

当时全球铁矿市场正处于三大矿企奇货可居、中国作为头号铁矿石进口国格局已成,供需双方围绕铁矿石定价激烈博弈的关键时刻。如果力拓“吞下”西芒杜,就基本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三大矿企对上游富铁矿资源的垄断难以被撼动,全球铁矿石定价的格局也会维持很长时间;倘若西芒杜被中国或其他矿石消费大户所争得,则三大矿企的富铁矿资源垄断就会被打开一个很大的缺口,从而在未来定价权争夺中处于不利地位。

正因如此,当2008年中铝-力拓讨论前者参股后者合作方案时,中铝曾郑重将“参与西芒杜项目”当作先决条件,敝帚自珍的力拓态度犹豫,未知可否。2009年力拓财政状况一度好转,并随即对引入中铝参股反悔,西芒杜项目的两家合作,自然也就成为罢论。

西芒杜铁矿的一波三折

但此时全球金融危机恰好爆发,加上当时几内亚因时任总统、军事强人兰萨纳·孔戴(Lansana Cont ,并非现任总统阿尔法·孔戴Alpha Cond ,两人也没有亲戚关系)突然去世,该国政治出现混乱格局,而西芒杜铁矿距离海岸线达750公里,其间莽林密布,交通不便,铁矿所在地人烟稀少,缺乏大规模铁矿生产、后勤所必须的水、电保障能力,更缺乏将铁矿石顺利运出的必要保障。要让铁矿顺利投产,不但要“三通一平”,还要建设水厂、电厂,建设生活区、商业区,和从西芒杜到港口的铁路专用线(由于殖民时代开发铝矾土矿留下部分线路,只需修筑400公里即可),2008年报告中力拓认为,首期需投资60亿美元方能让西芒杜正常投入运转,但随着几内亚局势的变化,加上国际金融形势的逆转和力拓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的深入,到2010年初,力拓已悄然将这笔预算评估修正为120亿美元,也即较最初翻了一番。

在这种情况下力拓不得不重新权衡利弊:西芒杜项目业已铺开摊子,前期投入已经扔出,如果半途而废后果可想,但倘若独立硬撑,证据和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未来不可预期的持续投入,都可能把力拓活活拖死。

鉴于此,2010年初,力拓不得不硬着头皮找到唯一有能力且仍有意愿的老对手中铝,并于3月19日达成了西芒杜项目合作协定,协定规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并分别控股44.65%和50.35%,中铝向该项目注资13.5亿美元,换取新成立合资公司一半(3个)董事会席位。

当时对这一合作的前景,许多观察家并不看好,因为中铝实际上是吃亏的一方。

根据中铝-力拓协议内容,中铝会酌情引入铁路、港口、钢铁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等“中方联合体成员”,共同参与开发建设,也就是说,不仅仅是中铝,许多中资机构都将被卷入这桩交易,为力拓的买卖保驾护航,资金、基础设施建设,乃至信用担保和政治斡旋,力拓都找到了一个有力的风险分担者。

反观中铝,在合作中所获得的,是该项目的参与权(但不是决定权),“有权”向西芒杜投钱、引入基建项目,但没有拍板的资格。如果该项目最终成功,中铝将获得部分铁矿石的销售权——但不是定价权。

不仅如此,2008年时的西芒杜合作谈判,力拓的筹码是自家股权的一部分,而如今却变成西芒杜项目的一部分(且是一小部分)。

很显然,这不是什么“联姻”,而充其量是一次“外遇”,而且中资一方还须自备被褥,自带干粮,甚至自备背景音乐、自修梦幻度假屋。

中铝当时所希望的,是借此打破三大矿企的铁矿石供应、尤其定价垄断权,但2010年协定实际上是“不平等条约”,中铝掏了钱、让力拓得以继续“玩下去”,却未换取西芒杜项目产品定价权,相反,力拓由于“花小钱办大事”,反倒得以在未来进一步加强、而非削弱其在国际铁矿石生产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

但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中国经济放缓、政府决策压缩过剩钢铁产能,加上矿石进口、储备量巨大,令三大矿企不得不顺应形势不断降价(2015年12月最低时跌至37美元/吨的历史低价);几内亚方面胃口越来越大,令西芒杜项目进退两难,而力拓的“弦”绷得过紧,摊子铺得太大,已到了必须有所取舍的地步;至于中铝,2014年业绩亏损达162亿元人民币,是中国股市中亏损最多的上市公司,市场评估“无序海外收购是最大亏损源”,在此局面下也不得不“缩小格局”,几内亚和西芒杜项目上并未如力拓所预期的那样“漫天撒钱”。

由于几内亚方面仍然在漫天要价(他们提出,鉴于科纳克里港担负繁重的铝矾土出口任务,西芒杜项目应自建深水港,有评估称如此一来该项目前期开发费用必然会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而全球铁矿石需求和价格虽然触底反弹(目前每吨在60-70美元间),但供需尚属平稳,在这种情况下,力拓选择了“壮士断腕”,将原本舍不得转让的西芒杜项目控制权和股份“打包”卖给同床异梦的中铝。有消息称,这笔“买卖”会为力拓换回11-13亿美元资金,倘果真如此,力拓虽然未赚,但紧绷的资金链会大为缓解,且规避了一个重资、长线、强不确定性的“定时炸弹”。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西芒杜是块肥肉,但对力拓而言太大,既然“消化”不了,索性趁赔得不多权且跳出观望。

中国需要西芒杜,西芒杜也需要中国:但如何消化这块肥肉?

如前所述,中铝的“消化”能力甚至还不如力拓,大型国企中头号“老亏损”、海外并购屡屡“吃药”,都让人对其在西芒杜项目上的前景捏把冷汗。2015年中铝总算扭亏为盈,但盈利不过2.06亿元人民币,且这一盈利在很大程度上拜不良资产、并购剥离、压缩之赐,如今再背上西芒杜的“特大包袱”,后果会怎样?会不会“撑死”?

但无论如何,西芒杜铁矿是作为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消费国的中国,从根本上打破三大矿企“价格讹诈”的唯一可靠希望,且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鉴于中国在西非长期经营,几内亚对立各派和中国均保持友好关系,且该国政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尚算稳定,又是传统矿业大国(铝矾土出口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倘能将“一带一路”、非洲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和西芒杜项目统筹兼顾、合理布局,还是有可能收到较好性价比的——或索性说,中国可能是唯一能真正完成西芒杜项目的力量。

不管是福是祸,中铝都已从力拓手中接下了西芒杜“大肥肉”(确切说是原属后者的那一半),即便“肠胃”不够强大,也只能硬着头皮“消化”,有关方面如何合理调配资源去“助消化”,让这块“大肥肉”成为中国经济这个巨人的“有效营养”而非“致癌因素”,则是最大的挑战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