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铜铁矿选矿试验研究报告
2010-02-01 | | 10079浏览
针对河北某铜铁矿进行了原矿直接磁选、原矿先浮选—浮选尾矿磁选流程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先浮后磁选矿工艺.先浮选回收铜,然后对浮选尾矿进行磁选选别铁,铜、铁粗精矿分别再磨精选的工艺流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1.05%、铜回收76.04%、含金1.78g/t、金回收率41.83%、银278g/t、银回收率39.62%的铜精矿和铁品位63.17%、铁回收率75.58%的铁精矿.有价元素得到综合回收。河北省赤城县石槽铜铁矿为含铜、铁并伴生少量金、银的复杂矿石,要综合考虑铜、金、银和磁铁矿的回收。相关研究表明,针对此类矿石主要采取磁选与浮选相结合的工艺流程,通过浮选对铜、金、银回收,采用磁选对磁铁矿进行回收。本文针对该矿进行了原矿直接磁选及原矿先浮后磁选矿试验研究。
1 原矿性质
对原矿进行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原矿含Cu0.65%、Fe14.69%、SO.82%;此外,还伴生有少量金、银,其含量分别为0.10g/t、16.49 g/t。原矿铜、铁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原矿中铜矿物以原生硫化铜为主,铜氧化率为9.65%;原矿中磁性铁中的铁占总铁的80.45%。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及铜、铁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3。
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目的矿物为磁铁矿和以黄铜矿为主的硫化铜矿。根据矿物的磁性和可浮性特点,可采用原矿直接磁选和原矿先浮选一浮选尾矿磁选方案。
2 结论
根据目的矿物的磁性和可浮性特点,进行了原矿直接磁选和先浮后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矿石不适于采用先磁后浮的工艺流程。推荐采用首先浮选回收铜、尾矿弱磁选铁的先浮后磁的联合工艺流程。采用首先浮选回收铜、尾矿弱磁选铁、粗精矿分别再磨精选工艺流程,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1.09%、铜回收率76.04%、含金1.78g/t、金回收率41.83%、银278g/t、银回收率39.62%的铜精矿和铁品位63.17%、铁回收率75.58%的铁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