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简析近期国内原料、生铁、钢材市场走势
2010-01-04 | | 3818浏览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最后几天,国内矿石、焦炭、生铁、钢材市等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一路狂奔不止、疯涨不止。矿石以青岛港巴西矿粉为例:12月中旬港口车板含税交货价还是820-850元/吨,而到月底在仅仅10多天时间里,成交价已攀升到920-950元/吨,涨幅达到100元/吨;钢市则以河北普碳钢坯为例:12月中旬钢厂出厂价位3160-3200元/吨,到月底以涨到3400元;除此之外生铁、焦炭、球团、线螺、板材等同样是一路高歌猛进。在09年结束前的最后几天里,中国钢市爆出了一个超出所有人预料的完美结局——以全线飘红而告终!
时间的脚步已经跨入2010年,在新的一年伊始,国内原料、生铁、钢材会是一个怎样的走势?又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市场?以下笔者就这一问题简要说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原料短期内仍是高位,回落只是时间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12月份外矿、内矿、球团、焦煤、焦炭等整个钢铁上游原料均出现大幅上涨。这一现象在过去年终岁末市场上是极为罕见的。12月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众多利好因素里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12月份国内钢市出现“井喷”,钢厂不断大幅上调出厂价,整个市场也闻风所动,积极配合,市场人气指数堪称为09年最为火爆的一个月,因此在不断提升了矿、焦等上游原料冲高的信心;二是按照多年来已形成的惯例,每年在中外铁矿石谈判开始之前、之中、直至结尾,国内外矿价都会持续上扬,当然今年也不例外。以上两点应该是12月份原料出现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
但随着12月份的结束,各钢厂09年产能指标的完成和钢材消费淡季的到来,钢厂大干快上的步伐也开始放慢,因此后市对原料的需求很可能没有12月份那样强盛,回落走低也许只是个时间问题。
二、生铁资源趋紧,短期内或仍维持稳定:
近几年国内钢铁得到了迅猛高速发展,一大批转炉、轧机纷纷上马投产,生铁需求量呈快速上升态势。但同时各地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一大批小炼铁高炉被淘汰关停,因此生铁资源变得愈来愈少。在钢市萧条萎靡的情况下,生铁还看不出资源紧张来,但在钢市强势的时候,其紧张状况也随之凸显,这一现象在09年的多次行情中都曾出现过。
从09年4月份开始,钢市一直是渐走渐强,到8月初有过一轮惨跌。但从10月份一直到12月底,其上涨幅度之快,之大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因此生铁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全国性的资源紧张和钢厂采购部门深感头痛。据闻元月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等钢厂接收价仍为2850-2900元/吨,与12月份的价位基本没有变化,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钢厂价格略低于南方与12月份大致相同,这也说明了各地生铁资源紧张的状况依然没有缓解,在此形势下,国内生铁短期内高价位运行依然是市场主流。
三、钢市上涨面临结束,回落和风险或将开始:
钢市无理性且无端的疯涨,已为后期的回落和风险埋下了伏笔,至少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而且很执着。
12月份市场的疯狂,令业内所有人瞠目结舌,但这种疯狂是否正常?究竟又能持续多少时间?相信大多数人对此也捏着一把汗。可能笔者的看法更为悲观一些,原因有以下几点:
1、此前诸多专家和权威部门的“09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声音不绝于耳;更有数据说明09年中国钢材需求量大约为4.5亿吨左右,而到11月底统计数据说明产能已超过5亿吨,如加上12月份的产量,09中国钢产量超过5.5亿吨不是神话。4.5亿吨的需求量,5.5亿吨的产量,那多出来的1亿吨卖给谁?要多长时间才能卖完?这不能不是问题,而且不是小问题。
2、09年过去了,12月份各钢厂最后的产能冲刺也结束了,加上1、2月份本来就是一年中钢材消费最低谷期,有钢厂和市场庞大的库存放在那里,在市场需求量最淡季的时候,如果还一味地提高价格而不降价,显然不是聪明的做法,市场也不会买账。在这种情况下钢厂和市场为降低库存,回笼资金,降价销售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在09年的市场经历中,这种状况多不胜多。所以说钢市的回落和风险可能就会在此后的市场中随时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