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继续下跌或不可阻挡

2012-08-28 | 《国际金融报》 | 8271浏览

 对于未来矿价的走势,路透社日前认为,已没有任何力量可阻止矿价挑战80美元/吨了,虽然其间间歇性补充库存可延缓跌势

  铁矿石市场真的失去了前两年的光芒

  823日,市场传来消息称,铁矿石市场三大指数之一的TSI铁矿石指数大跌5.1美元/吨,报收于99.6美元/吨。路透社称,这创出了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并自2009129日以来,首次跌破100美元/吨。

  与此同时,记者826日从业内人士处获悉,TSI指数去年的收购方普氏能源的铁矿石价格指数最新报价为101.5美元/吨,且跌破100美元/吨将是迟早的事

  不过,某国外矿商的高层7月下旬曾在一个小型场合对《国际金融报》在内的几家媒体表示,中国经济放缓确实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长期而言,我们仍看好中国市场对资源的需求。而此前,部分外媒也认为,中国未来或许会成为目前低迷市场的复苏希望

  那么,矿价下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真的会像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大搞基建那样,再次在今年或明年养活全球的矿商吗?

  矿价低迷?

  这或许是大宗商品价格见顶的信号。”20113月,一位国外的分析师对媒体如是预测,彼时的背景是,全球大宗商品巨型贸易商嘉能可刚选完新主席,为最后在香港联交所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冲刺。上述分析师当时还说,因为,从行事风格看,嘉能可不会放过任何获利的机会。当时的另一种观点也认为,嘉能可这个时候IPO,是把过于昂贵的定价权转移给投资者。

  相关分析师20113月的观点没有在短期内实现,因为,在日本9级强震的刺激下,铁矿石价格很快突破了200美元/吨,如不含当时的海运费,矿价实际上已然创出了历史新高。随后,直到去年年底,铁矿石价格才慢悠悠地走上了下滑通道。

  但业界没有想到,最新的矿价会跌至100美元/吨附近。20102月底,淡水河谷率先与日韩钢厂达成协议,当时达成的季度协议矿价是108美元/吨,也就是说,目前的矿价已低于2010年初的协议价格。

  在业内人士看来,矿价的下跌源于钢价的低迷。一位钢材贸易商昨日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确认,8月钢价依然低迷不堪有些品种甚至在成本价之下进行交易。就国外市场而言,《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钢材价格信息提供商Steel Index称,北欧热轧卷板的价格在过去6个月内下跌了大约8%,至503欧元/吨。

  真的不是因为需求减少才下跌的。中联钢分析师胡艳平昨日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仅以中国市场来看,矿价下跌根源确实是中国经济放缓,但放缓带来的影响不是实体领域(进口量),而是市场的心理预期(价格)。因为,大家原先都认为,今年的矿价会前低后高,但现在所谓的后高,由于经济放缓这个前提的存在,却高不起来,进而对市场造成了恐慌。

  正如她所言,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进口铁矿石4.2375亿吨,同比增涨了9.1%也就是说,经济放缓没有影响进口量,但却对价格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她解释,这实际上再次证明,铁矿石市场正逐渐趋同于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信心市场,铁矿石市场同样如此

  对于未来矿价的走势,路透社日前认为,已没有任何力量可阻止矿价挑战80美元/吨了,虽然其间间歇性补充库存可延缓跌势。

  寄望中国?

  矿价持续下跌正带来连锁反应。比如,矿商对短期铁矿石市场或资源市场的预期正在改变。力拓CEO艾博年在国外出席一个商业论坛时称,三季度大部分时间内,中国铁矿石市场或将维持疲软态势,而且,时间有可能还会延长。

  矿价的下跌同样影响到了以矿业为支柱产业的澳大利亚。该国资源能源旅游部长弗格森日前悲观地对外表示,建筑潮还将继续,但大宗商品价格创纪录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该国还有观点称,采矿业投资热潮将结束。

  不过,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澳大利亚央行政策委员会成员、经济学家爱德华兹反驳称,尽管眼下澳大利亚采矿业投资达到纪录高位,但仍有大量投资处于未启动状态。爱德华兹表示,只有当这些投资真正全部落实到位,并推动了出口增长,才能说明矿业投资达到鼎盛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爱德华兹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速能够达到7%以上,足以推动铁矿石和煤炭等澳大利亚主要出口商品的价格,终结近期大幅下滑的局面

  事实上,寄望中国市场的观点不在少数。《华尔街日报》直言,中国可能是惟一的希望了。其援引麦格理证券的话说,今年年初缓慢起步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开始提高,如要实现2012全年的目标,基础设施投资还有进一步增长的充足空间。

  必和必拓发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财报也提出,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政策逐渐放宽松、基础设施投资出现复苏迹象,均有利于大宗商品的中短期需求的提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趋成熟,经济增长趋于可持续态势,同时鉴于中国的高起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按绝对值计算,仍有望大幅增长。必和必拓称。

  尚存不确定性。中国确实在发布一些刺激举措,但效果有待检验。胡艳平表示,而且,一些观点认为,在今年10月前,宏观政策将以稳定为主,而10月后的政策,就更难判断了。

  事实上,寄望中国的另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是中国快速上升的粗钢产量和严重的产能过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中国粗钢产量总计4.1946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1%,且7月粗钢日均产量仍为199万吨,虽低于6月的201万吨,但仍为市场人士所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