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期货上市如何克服风险?

2012-11-15 | 国际商报 | 8026浏览

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已经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就铁矿石品种上市立项。11月7日,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表示:“今年上市焦煤,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将上市铁矿石、木材。”
  铁矿石期货呼之欲出
  近两年,铁矿石期货脚步临近,已呼之欲出。
  铁矿石是重要生产资料交易品种,中国作为铁矿石进口量最大的贸易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六七成。
  从中钢协2009年叫停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平台,到现在积极培育交易市场,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开始从市场化的角度来考虑铁矿石进口问题。同时,从前几年我国企业远赴新加坡等地考察和交易,到2012年上半年在北京成立了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来看,这几年,我国铁矿石市场培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有统计显示,5月8日~11月2日期间,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实现总成交42笔,总成交数量529.4万吨,美元成交金额6.6亿美金,人民币成交金额2160万元人民币。
  现在,大商所准备推出铁矿石期货品种来提高中国市场的影响力。铁矿石期货品种的开通,将丰富我国铁矿石市场的交易方式,继中远期交易之后,为钢厂、贸易商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平台,可以像利用钢材期货一样对冲交易风险。
  铁矿石市场波动大
  当然,要看到两者的区别。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与期货交易的首要区别在于交易成员不同。现货交易平台实行会员制,其筛选的交易成员,是从事铁矿石贸易、生产、加工等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有协会、商会铁矿石分会会员企业,或者经两家及以上会员企业推荐入会。这样,交易由传统市场参与者主导,降低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而申报形式促成交易,贴近上游产品特征和下游企业生产需求。期货交易则较为开放,涵盖了社会上有经济实力参与其中的各类单位和个人,参与者甚众。
  其实,铁矿石成为期货品种,还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要做,需要克服市场信息不对称性,这是由铁矿石产品特点和供给源过于集中造成的。
  矿石更具有农产品特征,随着矿石持续开采,同一个矿区的矿石品质也会发生变化。现在国际上有一个共识,即将矿业划入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产品,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次产业,生产和产品品质受到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制约。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将矿业纳入初级产品部。除了单价低且体量庞大,港口、矿商存有一定的库存外,铁矿石交易还多是由矿商直供钢厂,除中国市场外,日、韩等用矿国钢厂一般都是直接采购,缺少中间商环节。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其价格走势反映不对称情况下,市场运行呈现非理性。
  铁矿石期货将改变交易格局
  既然铁矿石产品品质不稳定,又有市场外部干扰因素,那原料产业链上有没有一个品种更适合期货交易,同时克服这些弱点?个人认为钢坯比较适合经过加工的钢坯,是彻底的工业品,品质稳定,同时价值翻番,易于储存,各家钢厂和中间流通商均储存大量的钢坯。当然,钢坯也有弱点,它不像铁矿石品种作为期货交易,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联动。
  铁矿石期货上市,能丰富国内市场体系,也将如钢材期货一样吸引大量的金融交易商参与。而钢铁企业和贸易商会更多地倾向于电子交易市场和矿商直购。对于国内钢铁企业而言,原料采购主渠道还是要从矿石企业手中直接拿货,期货市场仍将是一个参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