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暂停或为策略 提价90% 让中钢企很受伤
2010-03-15 | 《每日经济新闻》 | 2997浏览
继《每日经济新闻》11日独家报道了巴西淡水河谷将退出谈判以此逼中钢企接受现货价的消息后,12日,铁矿石谈判再起风云。
近日,拒绝透露姓名的一钢铁行业高管对媒体透露,因双方要价出现严重分歧,淡水河谷公司已经停止了与中国谈判方的磋商,力拓和必和必拓也暂停了谈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获悉,全球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日前已确定向全球实施现货定价,即基准价提9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即致电淡水河谷中国区负责人了解此事真伪,巴西方面通过公关人士称,“不做回应,亦不做评价”。而截至发稿前,中钢协、“两拓”方面也无回应。
矿企提价90%不现实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国内某大型钢企负责人连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不是开玩笑吧?这让我们根本没法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2日了解到,淡水河谷公司在年度谈判中通过口头通知的形式已向中国谈判方要求把2010年的基准价格提高90%,但没有作出书面提议。由于淡水河谷要价过高,巴西与中国谈判方的磋商已经中止,而力拓和必和必拓也暂停了谈判。
不过,单方面的看好未必能让各方买账。
全球第六大钢铁制造商——日本JFE钢铁公司一发言人称,JFE并未接到淡水河谷就铁矿石价格提价逾90%的提案,从而驳斥了此前“淡水河谷欲寻求日本JFE钢铁公司接受铁矿石涨价90%的提议,而JFE则表示愿意接受这一价格”的消息。
分析人士称,90%的要价并不现实,很可能是巴西方面的一种谈判策略。 “如果铁矿石市场真如三大矿预期那么好,日韩估计早就答应了。”业内人士如是说。
目前,铁矿石现货价维持在138~140美元/吨,若按照去年78美元/吨来计算,基准价提90%的话现货价为148美元/吨,远远高于目前的现货价。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分析师孙明表示,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在此时抛出各种舆论,一是为国内钢铁企业施加压力,二是为显示矿石供应商的垄断地位。
谈崩加速现货机制可能性
我国钢铁业对进口矿资源的依赖度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目前谈判处于劣势地位的主要原因,矿石供应商抓住中国钢企的这一需求弊端,大幅要价,将行业发展协调性抛于脑后。
“谈崩对国内钢企不利,尤其是对大钢企这方面会更明显。”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朱喜安告诉记者,即使中国所谓谈崩,在实际拿货时,价格肯定不低于其他谈好的价格,同时在发货上没有保证。
中国钢铁产业网首席分析师尹吉梅分析,如果上述报道属实,中国从三大矿企进口铁矿石将参考现货价。三大矿主的资源能力会更强,控制发货会更明显,这无疑让处于微利的中钢企蒙难。记者从中钢协了解到,2009年中国7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率2.2%,同比下滑53.4%。
对于三大矿主的疯狂提价,欧洲钢铁工业联盟(下称“欧钢联”)更是使用了“愤慨”一词来回应。欧钢联称,如果铁矿石价格的大幅提升成为现实,那么受冲击的不仅仅是钢铁工业,下游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也会受到牵连,最终影响整个消费市场。
尹吉梅表示,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决定了对方不敢轻易说不。兰格钢铁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国内钢材市场的逐步回暖,钢厂对于铁矿石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2月初开始,进口矿港口库存量便呈现增长态势,3月份第一周进口矿库存量增加至70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