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铁矿:工业文明的摇篮

2012-02-20 | 荆楚网-湖北日报 | 9802浏览

位于黄石铁山区的武钢大冶铁矿,延绵1700余年的开采冶炼历史,逶逶迤迤印下中华民族跋涉的脚步,成为孕育辉煌工业文明的摇篮。

  ●中国第一家机械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1893年投产,后与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一起,合并成立亚洲最大最早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毛泽东主席视察过的唯一矿山(1958年9月15日)。

  ●中国第一个国家矿山公园、国家4A级景区。

  【第一解读】

  天生一个聚宝盆

  大冶铁矿含铁量高达60%以上,另含铜、金、银、钴等稀贵金属,是世上罕见高品位矿山。

  三国孙权以这里为基地,开采铜铁矿制造刀剑;这里是隋朝最大的采矿铸币基地;北宋朝廷曾在铁山之东设磁湖铁务;岳飞于1134年在此采矿冶炼制成“大冶之剑”;清朝洋务大臣张之洞在此开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新中国成立后,大冶铁矿是武钢的“粮仓”。

  大冶铁矿的矿石究竟有多好?该矿党委工作部部长盛伟举例:武钢为武广高铁生产100米一根的超长铁轨,第一批必须用大冶铁矿的矿石,尽量减少杂质干扰控制误差。

  先进科技试验田

  1875年,湖北成立开采煤铁总局,聘请英国矿师郭师敦到铁山探矿,这是中国首个借“外脑”勘探的大型铁矿,其开采设备、机车、技术则来自德国。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专家指导成立大冶资源勘探组。1952年5月,中国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429勘探队在铁山成立,后来有9人成为中国的两院院士。

  大冶铁矿直接或间接回收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历史兴衰见证地

  在积弱的清朝末年,汉冶萍公司成就了大冶铁矿的辉煌,也打开了它饱受欺凌和掠夺的“魔盖”。

  盛宣怀为了改造、扩建汉阳铁厂,用大冶铁矿作抵押向日本财团借款,大冶铁矿被日本人控制,到1945年共掠走铁矿石1500多万吨,占1893年以来总产量的71.67%!

  新中国成立,大冶铁矿获新生。1958年,毛泽东视察矿山给工人以巨大鼓舞,次年产矿石290万吨。到上世纪70年代初,产量达到顶峰年产505.1万吨。

  76岁的王金忠仍记得毛主席与他握手的细节。他当时从铲车下来跑到主席身边,一伸手发现糊满机油,正要缩回,主席却紧紧握住他的手。王金忠的眼泪霎时涌出来……

  资源转型示范区

矿山也有寿命,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冶铁矿年产量逐渐减少,近年降至百万吨以下。出路何在?“深部勘探开采、深入挖掘矿冶文明”战略,让这里成为资源枯竭转型的成功范例。“石头上种树”。陆续投入数千万元反复试验,在经年选矿留下的废石堆上,从南美引进的刺槐蔚然成林。

  中国第一个矿山博物馆,并与铜录山古铜矿遗址打包,成为首个开园的国家矿山公园。

  去年,大冶铁矿所在的铁山区开始大手笔打造“世界铁城”。千年矿山,钢铁摇篮,变成借文化脱胎、靠旅游换骨的宏伟方舟,满起帆,出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