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和淡水河谷巨头加入中国铁矿石交易平台
2012-04-09 | | 8111浏览
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在启动两月后,终于迎来了国际矿山。这个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下称五矿商会)和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下称北矿所)发起的交易平台,此前一直因缺少国际矿山参与而被业界质疑。
3月20日,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FMG(Fortescue Metal Group Limited)率先在北京与北矿所签约,成为现货平台的发起会员。
之后不久,中钢协、五矿商会和北矿所高层赴新加坡,签入发起会员力拓(Rio Tinto),并与淡水河谷(Vale SA)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一位北矿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还会有大消息,还剩一家嘛。”言下之意,全球三大矿山中尚未表态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也加入在望。
之后不久,中钢协、五矿商会和北矿所高层赴新加坡,签入发起会员力拓(Rio Tinto),并与淡水河谷(Vale SA)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一位北矿所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接下来还会有大消息,还剩一家嘛。”言下之意,全球三大矿山中尚未表态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也加入在望。
国际矿山对中国铁矿石交易平台的态度转变,反映了铁矿石市场在供需层面上可能发生逆转。倚仗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中钢协此度在现货交易平台方面略占先机。但这只是开端,接下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交易量,及其对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实际影响,最为引人关注。此外,中钢协等中国官方机构,能否确保现货交易平台及其形成的价格指数反映真实供求关系,也是交易平台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
背后的角力
今年1月16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举行了启动仪式。包括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北钢铁等13家钢厂以及五矿集团、中钢集团、中化国际等贸易企业在内,共计26家发起会员。与此同时,另一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GlobalORE)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而其背后是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的支持。
业界一度担心,这两个现货交易平台可能存在竞争性冲突。在平台启动仪式结束时,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被记者问及“如果这个平台没有国际矿山加入怎么办”时,未予作答便匆匆离去。
一个多月后,情况变化。王晓齐在2月28日的“2012年中国铁矿石会议”上表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已得到国内外钢铁企业、铁矿石产商和贸易商的广泛响应。
是次会议,GlobalORE也开始在中国公开推介。GlobalORE首席执行官费路易(Louis Fel)用并不十分熟练的中文做了发言,并对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表示了欢迎。
但此时他仍面临一道禁令——中钢协禁止其成员单位参与GlobalORE。
但此时他仍面临一道禁令——中钢协禁止其成员单位参与GlobalORE。
进入3月下旬,僵局打破。国际矿山开始向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伸出橄榄枝。第一个突破口还是FMG。3月20日,FMG成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首个海外会员。数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都认为,比起三大矿山,FMG 更希望把尽可能多的客户抓在手中,为后起的扩产赢得市场。而在2009年7月,在两拓与中钢协僵持不下时,FMG率先与中钢协签订较上一年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的“统一价格”。
FMG销售与市场部高级经理Antony Priddy在前述铁矿石会议上介绍,FMG目前的产能为5500万吨,到2013年其产能将达到1.55亿吨。2011财年,中国市场创造的营收占FMG总营收的96.84%。
前述北矿所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平台筹办至今,国际矿山的态度是有变化的。尤其在FMG加入之后,“(签约谈判的)进展比想象顺利”。
3月29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开始试运行。当天在新加坡,淡水河谷与北矿所签署备忘录。北矿所公告称,“淡水河谷公司对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予以支持”。
分析师张佳宾向记者分析,由于40万吨级大船“Valemax”的停靠问题,淡水河谷可能会以加入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作为一个谈判的筹码,通过签署备忘录释放积极态度。
淡水河谷中国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淡水河谷在中国大船停靠和分销中心建立不顺,是其与北矿所签署备忘录的一个原因,多一个销售平台总没有坏处。
3月30日,力拓成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发起会员。此前力拓曾给记者回复称,“已经注意到北矿所推出的交易平台。目前该平台处于发展初期,力拓会继续关注,并进一步研究该平台的更多细节。”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必和必拓也将加入中国平台。必和必拓曾对外表示,对任何能够带来更多公平、透明和流动性的交易机制保持开放态度。
而前必和必拓中国区总裁戴坚定(Clinton Dines)也对记者表示,国际矿山在与交易平台和指数的合作上有很多经验,他们的参与对于新指数是有帮助的,可以带来更大的流动性并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
北矿所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已有“几十家会员”,但具体数字要在平台正式运行时才予以公布。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大型钢厂已悉数加入,在国际矿山加入的示范下,一些中小钢厂也有意加入这一平台。
供需变化破关
令三大矿山放低姿态的,是国际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
中金公司近日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春节后力拓和FMG的领导多次到中国钢厂拜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供给紧张程度的减缓。”
2011年,中国粗钢产量6.83亿吨,同比增长8.9%,增速较过去几年(除2008年)下降。在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的情况下,去年9月起,下游钢材市场增速明显回落,10月份进口铁矿石价格曾跌至117美元/吨。一家中型钢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三大矿山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并不太好。铁矿石港口现货库存约1亿吨,大量库存压在贸易商手中,接下来贸易商的日子会很难过。多位人士指出,铁矿石价格长期来看将逐渐走低,但并不会出现剧烈变化。
FMG公司董事长安德鲁·弗鲁斯特(Andrew Forrest)近日向媒体表示,从长期来看,铁矿石价格将下降到中国希望的水平,“但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样有助于保证生产商的持续投入,否则后续的供应量将会减少,价格又会回到较高水平。”
在供应侧,除了FMG高达1.55亿吨的产能扩张目标,淡水河谷中国区总裁麦礼仕(Luiz Meriz)曾在“2012中国铁矿石会议”上表示,淡水河谷将在矿业项目上继续全负荷运行,保持较大的资本投入,提高产量与质量。必和必拓铁矿石部市场副总裁Michiel Hovers表示,目前供应方面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的规模。必和必拓计划到2020年将产量增至4.5亿吨。而力拓的目标是在2020年将产能提高至4亿吨。
这些扩产计划是人们担心供应侧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力拓铁矿石部门负责人山姆·沃尔什(Sam Walsh)认为,由于目前融资困难、政府审批程序漫长、资源保护主义抬头和新增项目多地处偏远等原因,很多项目恐难按计划投产。“我经常说需要五年完成一个项目,现在我觉得可能需要十年,一般都会延期。”山姆·沃尔什在铁矿石会议上说。
张佳宾对记者分析称,国际矿山已经在控制产能释放的规模,“供给增长只有4%-5%,还是比中国的需求要少,这样才能造成总体供应偏紧的感觉。接下来像FMG这样的二线厂商以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开始出矿,供给增长会比较多。但中国粗钢需求增速又是放缓的,一减一增会造成供需的逆转。
”
”
麦肯锡等数家机构预测,2013年-2014年,中国铁矿石市场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上还有更悲观的看法。西本新干线盛志诚认为,年内钢价不会单边向上,生产企业还需要再受点打击,才会出现倒闭现象,加上矿石的积港高位,矿石年内会向100美元/吨的方向运行,而目前矿石价格在140美元/吨左右。
这样的局面下,矿山无疑会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平台。国际矿山既是同盟,又是同业竞争对手,盛志诚认为,“国际矿山如果不参与中国交易平台,日后可能会处于劣势。”
目标1亿吨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并不要求矿山会员必须在平台上释放产品,更没有数量的要求。而对于希望形成现货价格指数的这一平台,交易规模是关键。
北矿所副总裁梁若东曾在数个场合表示,平台交易量达到每年1亿吨是比较理想的。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其中现货占比72.3%,即4.96亿吨,1亿吨约为这一数字的20%。
“如果没有手续费优惠或政府积极鼓励措施,把交易都拉到新平台上是有难度的。”张佳宾认为,1亿吨交易规模平均到每个工作日,交易量并不算大。
盛志诚则分析称,如果能有1亿吨交割量,的确能够具备一定的价格话语权,但若仅是交易量,则可能是一船矿买卖多次。
从记者的采访情况来看,不少钢厂都对这一平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多位行业人士则指出,矿山能在多大程度上由有利于卖方的招标模式转向现货平台,需要时间观察。
北矿所目前对各类会员加入都抱开放态度,但对平台交易能否打破此前中钢协推行的铁矿石进口代理制的门槛则态度模糊。广大不具备矿石进口资质的钢厂,能否通过平台交易降低买矿成本尚存疑问。
能否平衡各方利益,也是对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一个挑战。“钢厂希望买得便宜、方便;贸易商则希望买得便宜、卖得贵;而矿山则从来就希望卖得高。最难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各方兼顾,利益分配合理。”盛志诚认为。
此外,中钢协在这一平台中的角色值得玩味。直到2011年底,北矿所还在焦急地等待中钢协对交易平台的意见。在给出肯定意见后,中钢协开始以发起单位的身份大力推介这一平台,甚至要求会员单位不要参与GlobalORE。一家中型钢厂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士对记者表露担忧,“之前山东日照的交易中心是被中钢协叫停的,北矿所现在虽有中钢协支持,但以后都不好说。”意即担心中钢协行政支持生变。目前铁矿石市场上较多采用的是普氏指数定价,它得到了矿山方面的支持,但由于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指数,而是根据询价编制,因此被中钢协和国内钢厂指责不透明,容易被操纵,特别是在普氏和环球钢讯(SBB)合并之后。必和必拓欲推GlobalORE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希望由此形成一个现货价格指数,打消买方的疑虑。
中钢协去年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效果并不如人意,于是转向现货平台欲再争话语权。现货交易平台强调不发展期货、掉期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业务,与中钢协的一贯取向相符。
但盛志诚分析,目前北矿所透露的交易规则中涉及“涨跌停板”,有保证金交易、收取手续费等,采取了一定的期货标准和约交易原理,“到底是不是纯现货盘,还要观察最终的结果。”
并不是所有机构都拒绝铁矿石期货。五矿商会会长徐旭去年年底曾表示,“铁矿石定价体系将日益呈现协议短期化、定价指数化、交易金融化三大特征”,呼吁中国应抓紧研究自身的铁矿石期货市场。
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都在研究并准备推出铁矿石期货。证监会主席郭树清3月29日在一个关于期货市场的学习报告会上表示,要加强对铁矿石等战略性品种及期权等新交易工具的研究,更好地满足产业企业的发展需要。
“推出现货交易平台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接下来就是进一步金融化,但又要阻止它。现货交易平台对中国的话语权没有太大帮助。再说中国凭什么就要有话语权?”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过去错得太多,如果要说有什么办法,那就是市场化,适者生存。”
“中方想创办一个新平台的目的是现在铁矿石价格位于高位,而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没有话语权。但过去十年,铁矿石高价的主因并非中方没有话语权,而是需求强劲供应短缺所致。”戴坚定认为。在他看来,中钢协等机构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现货交易平台及其形成的指数,必须真实反映供求关系。如果中钢协认为通过做一个自己的平台就能够控制价格,那么结果会令他们大失所望。因为,一个靠行政力量控制价格的新平台将不再可信,必将失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