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矿选矿
2009-11-03 | | 6819浏览
1、磁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低品位的“鞍山式”磁铁矿.由于矿石磁性强,好磨好选,国内磁选厂均采用阶段磨矿和多阶段磨矿流程,对于粗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前者(一段磨矿),细粒,微细粒嵌布的磁铁矿采用后者(二段或三段磨矿)。我国自己研制的系列化的永磁化,使磁选机实现了永磁化。70年代以后,由于在全国磁铁矿选矿厂推广了细筛再磨新技术,使精矿品位由62%提高到了66%左右,实现了冶金工业部提出精矿品位达到65%的要求。
2、弱磁性铁矿选矿
主要用来选别赤铁矿、褐铁矿、镜铁矿、菱铁矿、假象赤铁矿或混合矿,也就是所谓的“红矿”。这类矿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选别困难。80年代后,选矿技术方面对焙烧磁选,湿式强磁选,弱磁性浮选和重选等工艺流程,装备和新品种药剂的研究不断改进,使精矿品位,金属回收率不断提高.如鞍钢齐大山选矿厂采用弱磁—强磁—浮选的新选矿工艺流程,获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3、多金属共(伴)生矿选矿
这类矿石成分复杂,类型多样,因此采用的方法,设备和流程也各不相同,如白云鄂博铁矿采用反浮选—多梯度磁选,絮凝浮选,弱磁-反浮选-强磁选,弱磁-正浮选,焙烧磁选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以提高铁的回收率,并综合回收稀土氧化物。攀枝花铁矿通过磁选获得TFe53%左右的钒铁精矿,磁选后的尾矿通过弱磁扫选-强磁选-重选-浮选-干燥电选,获得钛精矿和硫钴精矿,回收钛和钴。大冶铁矿采用弱磁-强磁和浮选,综合回收铁,铜和钴,硫等元素。
4、烧结球团技术
烧结技术是我国人造富矿的主要手段。1996年共生产人造富矿16095.6万t,其中重点企业9485.9万t,占58.9%,地方国营企业6133.7万t,占38.1%。
我国在细精矿烧结的技术上已达到相当水平。鞍钢早在50年代初就在烧结机上成功地把酸性烧结矿制作方法改为碱性烧结矿制作方法,在世界上第一个用消石灰或生石灰作熔剂解决了细精矿烧结问题。
烧结球团的装备水平也有所提高,全国共有烧结机419台,总面积15522m2,其中:130m2级以上的烧结机有22台,合计面积4107m2;24~129m2的烧结机197台,合计面积9387m2;小于24m2的烧结机200台,合计面积2028m2。1994年2月24日在马鞍山钢铁厂投产的300m2烧结机,是我国除宝钢外自行设计,制造和建设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烧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