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铁矿:正在觉醒的钢铁巨人
2012-05-21 | 许昌网 | 22389浏览
谁能在地下沉睡数亿年后,还能重见天日、服务人类?——矿资源。这虽然不是唯一答案,但也十分贴切。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我市地下沉睡数亿年的铁矿资源,已如巨人般慢慢苏醒,傲然崛起!
近日,记者一路辗转,来到位于许昌县武庄村的许昌铁矿项目建设基地,见证了许昌铁矿这一巨人的崛起,感受了许昌铁矿如火如荼的建设氛围。
许昌铁矿矿区跨许昌、长葛、禹州三县(市),矿区范围27.318平方公里,而且该矿交通便利,北有陇海铁路,南有漯宝铁路,东有京广铁路,西有焦枝铁路,为河南省未开发的最大地下低品位磁性铁矿床,储量约占全省已探明铁矿资源总储量的30%。该矿矿床内分上下两个矿位,地质总储量为2.49亿吨,包括许昌县苏桥镇武庄村、长葛市石固镇岗河村等5个矿床,其中以武庄矿床为主,储量占许昌铁矿总储量的88.17%。
在许昌铁矿项目建设指挥部综合部副部长陈长根的引领下,记者徒步来到距指挥部不远处的施工现场。远远的,工地上高大的蓝色井架映入眼帘。陈长根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看到的这个井塔是主井井架,它的垂直高度约为64.2米,斜高70米,重500余吨,是中南地区第一、亚洲第三高井架。“你看,主井东侧100米处是副井,西北侧是措施井和北回风井。主井是用来提升原矿的,副井和措施井是用来运送工人、材料、废石的,北回风井是用来向井下平巷通风的。整个武庄矿床南北长约5000米,向东倾斜,平均宽度为900米,面积为4.5平方公里。”陈长根解释说。
走进工地,只见主井井架西侧是大堆大堆的副产矿石,在矿石堆南侧是一排如长龙般的大型皮带廊。此时,一辆大型翻斗车正将矿石倒入临时破碎站。运转的皮带将矿石运送到破碎车间,进入第一道工序进行粗选。
在矿石堆旁,记者见到了浙江省苍南县鸿基爆破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王清魁,他是负责-200米平巷工程的。王清魁告诉记者:“整个工程施工人员有1000多人,我带领的施工队共有200多人,分成三班,正马不停蹄地赶进度呢!工人们都在井下作业,一下去就是8个小时,干到下班才能上来吃饭,十分辛苦。”
当天下午4时许,凿岩工王清军一脸尘土地回到了地面。他头戴安全帽,脸戴大口罩,额头上全是脏兮兮的汗水。见记者采访,他不顾劳累地和记者聊起来。他说,他和另一名工友两个人一班,一天能打40个炮眼,工作很累,要求标准也很高,但收入也可观,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和王清军一起下班的一个爆破工自豪地说:“这可是咱河南未开发的最大铁矿啊,说啥也得建好它!一期工程完工后,就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就能带富一方群众,促进咱许昌的经济发展!”
据陈长根介绍,许昌铁矿工程于2008年开工,已投入10亿多元资金。自建设以来,许昌铁矿得到了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深切关注。为确保安全生产,该矿采取了各种非常规的施工措施和手段,克服了井下岩温高、围岩极易破碎等施工困难。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的是一期工程,共建好了4个井筒;完成了-200米中段平巷工程7531米;-200米中段运输巷已连通主井、副井、措施井和北回风井,形成了通风运输系统等。 “预计到2013年5月,一期工程将完工投产,届时可年采选原矿200万吨,年产铁精粉60万吨,服务年限45年。铁矿的投产一方面可以满足省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弥补我省市场短缺;另一方面,它还将带动建设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明显增加税收,促进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增收。”陈长根满怀信心地说。
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许昌铁矿施工现场几公里后,回头向铁矿方向望去,许昌铁矿那座高大的蓝色主井塔,像巨人般耸立在空中,屹立在许昌富绕的大地上,让人不由得对我市未来的铁矿业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近日,记者一路辗转,来到位于许昌县武庄村的许昌铁矿项目建设基地,见证了许昌铁矿这一巨人的崛起,感受了许昌铁矿如火如荼的建设氛围。
许昌铁矿矿区跨许昌、长葛、禹州三县(市),矿区范围27.318平方公里,而且该矿交通便利,北有陇海铁路,南有漯宝铁路,东有京广铁路,西有焦枝铁路,为河南省未开发的最大地下低品位磁性铁矿床,储量约占全省已探明铁矿资源总储量的30%。该矿矿床内分上下两个矿位,地质总储量为2.49亿吨,包括许昌县苏桥镇武庄村、长葛市石固镇岗河村等5个矿床,其中以武庄矿床为主,储量占许昌铁矿总储量的88.17%。
在许昌铁矿项目建设指挥部综合部副部长陈长根的引领下,记者徒步来到距指挥部不远处的施工现场。远远的,工地上高大的蓝色井架映入眼帘。陈长根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看到的这个井塔是主井井架,它的垂直高度约为64.2米,斜高70米,重500余吨,是中南地区第一、亚洲第三高井架。“你看,主井东侧100米处是副井,西北侧是措施井和北回风井。主井是用来提升原矿的,副井和措施井是用来运送工人、材料、废石的,北回风井是用来向井下平巷通风的。整个武庄矿床南北长约5000米,向东倾斜,平均宽度为900米,面积为4.5平方公里。”陈长根解释说。
走进工地,只见主井井架西侧是大堆大堆的副产矿石,在矿石堆南侧是一排如长龙般的大型皮带廊。此时,一辆大型翻斗车正将矿石倒入临时破碎站。运转的皮带将矿石运送到破碎车间,进入第一道工序进行粗选。
在矿石堆旁,记者见到了浙江省苍南县鸿基爆破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王清魁,他是负责-200米平巷工程的。王清魁告诉记者:“整个工程施工人员有1000多人,我带领的施工队共有200多人,分成三班,正马不停蹄地赶进度呢!工人们都在井下作业,一下去就是8个小时,干到下班才能上来吃饭,十分辛苦。”
当天下午4时许,凿岩工王清军一脸尘土地回到了地面。他头戴安全帽,脸戴大口罩,额头上全是脏兮兮的汗水。见记者采访,他不顾劳累地和记者聊起来。他说,他和另一名工友两个人一班,一天能打40个炮眼,工作很累,要求标准也很高,但收入也可观,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和王清军一起下班的一个爆破工自豪地说:“这可是咱河南未开发的最大铁矿啊,说啥也得建好它!一期工程完工后,就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就能带富一方群众,促进咱许昌的经济发展!”
据陈长根介绍,许昌铁矿工程于2008年开工,已投入10亿多元资金。自建设以来,许昌铁矿得到了市、县、乡(镇)三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深切关注。为确保安全生产,该矿采取了各种非常规的施工措施和手段,克服了井下岩温高、围岩极易破碎等施工困难。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的是一期工程,共建好了4个井筒;完成了-200米中段平巷工程7531米;-200米中段运输巷已连通主井、副井、措施井和北回风井,形成了通风运输系统等。 “预计到2013年5月,一期工程将完工投产,届时可年采选原矿200万吨,年产铁精粉60万吨,服务年限45年。铁矿的投产一方面可以满足省内对铁矿石的需求,弥补我省市场短缺;另一方面,它还将带动建设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明显增加税收,促进当地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民增收。”陈长根满怀信心地说。
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许昌铁矿施工现场几公里后,回头向铁矿方向望去,许昌铁矿那座高大的蓝色主井塔,像巨人般耸立在空中,屹立在许昌富绕的大地上,让人不由得对我市未来的铁矿业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