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进口定价权缺失国内钢企难辞其咎

2010-01-06 | 慧聪建材网 | 3058浏览

钢业发展迅速,铁矿石进口维艰

    大陆地区的钢铁产量在1996年首次超过1亿吨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仅仅七年以后的2003年,就轻易突破两亿吨大关。此后更不断突破三亿,四亿吨大关,到2008年,更是史无前例的突破了五亿吨大关。回首刚刚过去的2009年,虽然受到经融危机的影响,但根据慧聪钢铁网内部资料分析,预计其总量当仍在五亿吨左右。由于世界其他各主要钢铁大国均严重的受到经融危机的困扰,09年度全球钢铁产量下滑趋势明显,预计总产量在10亿吨左右。

    根据慧聪钢铁网资料显示,全球10亿吨钢铁产量,中国仅大陆地区便占据了五亿吨。国内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铁矿石的需求量大增,国内矿山根本无法满足巨大的铁矿石需求,2003年,中国便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据推测,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将达到5.68亿吨,预测10年中国将进口6.37亿吨铁矿石。而与此同时所伴随着的,却是国际铁矿石形势的不断紧张,仅在2005年铁矿石进口价就比2004年上涨71.5%,创亚洲铁矿石价格史上最大涨幅;2006年又比2005年上涨了19%;在连续两年铁矿石进口价格大幅上扬的基础上,2007年铁矿石进口价格比2006年再次上涨了9.5%;而到了2008年,价格更是比2007年暴涨了65%。2009年年中,铁矿石价格一度降到最低,但受到其后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开始回暖的影响,09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铁矿石价格再次开始稳涨。

    矿石消费独占鳌头,定价权飘渺不定

    铁矿石价格的不断攀升,除了供求关系以及物价整体上涨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钢铁企业的定价权偏低。

    铁矿石高度垄断,压制定价权

    从世界范围来说,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几个国家的铁矿石出口量占据了世界8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三大铁矿业巨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和必拓公司——就掌握着全球铁矿石70%以上的供应量。三大出口商为了获得高额利润,组成同盟,共同制定高价,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导致了铁矿石价格的升高。同时,与铁矿石采矿业相比,世界钢铁业的集中程度要低得多,而且钢铁企业彼此之间也缺乏紧密合作。
 协议矿比例低,抑制中国定价权

    作为世界最大的需求方,中国对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尤其是现货矿矿市场和协议矿的价格分设,使得我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现货市场是与较小的铁矿石供应商和钢铁企业进行交易,价格随行就市,波动较大,主要由国产矿和印度矿组成。铁矿石现货交易目前仅占海运市场的20%。而日本﹑欧洲等其他主要钢铁大国基本上没有现货市场,但现货交易在中国的进口矿中占比却高达55%,因而现货矿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协议矿则是指交易方是世界三大矿业巨头和各国一些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其有历史上形成较为完整的定价体系,主要包括:首发—跟随模式﹑同品种同涨幅原则﹑离岸价原则和年度长协价原则。我国由于协议矿比例低,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的发言权难以得到提升。

    国内钢企小而弱,价格谈判缺乏实力

    我国钢铁行业就整体而言,虽然已经做大,在实际上却仍然很弱,一方面在于国内钢企规模普遍有限,二则在于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与国际大型钢铁集团仍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慧聪钢铁网内部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国内钢企数量已经达到1400家左右,而排在前四名的四大钢企,其市场占有率也仅为20%,即便前十名市场占有率也仅仅为36.8%。规模偏小,在技术,管理水平上与国际大型钢铁集团的差距就更加大,而在思维方式上,国内钢企对于“走出去”还普遍处于试水状态,而国内部分钢企不顾后果的互相拆台行为,又进一步削弱了中国钢企的定价权。

    集中产业做大更要做强

    早在2008年,政府相关部门便取缔了一些铁矿石进口企业的进口资质,而近几年来所开展轰轰烈烈的钢铁企业全行业范围内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无疑是加强国内钢企综合竞争力的一剂良方。而国内钢企开始走出去,大量开拓新的矿源将有效增强我国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定价权。

    那么,究竟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定价权?国内钢企为此又做了哪些工作?